私人董事会起源于企业家精神最发达的美国。早在1957年,由Robert Nourse,美国割草机公司总裁在美国威斯康新州创办第一个总裁的总裁圆桌(私人董事会前身)。50多年间,这种形式逐步发展成为一项专业服务(Private Board, CEO GROUP),遍布全美各州,以致北美、欧洲、澳洲等许多发达国家,成为YPO(美国青年总裁协会)等著名世界CEO机构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总裁服务。
2006年,第一家致力于在国内推广私人董事会的机构在北京成立—— 五五(5&5),其创始人来自美国。作为中国私人董事会的创立者和领跑者,五五首次引入了美国私人董事会(USAPrivate Board)服务的整套模式,并给予它中文命名为“CEO圆桌”。一年后,正式定名为“私人董事会”。
私人董事会在中国的展开是个逐步的过程。早期五五私人董事会是以议题为导向,开放式的CEO圆桌论坛——即谁对这个议题感兴趣,谁就可以来参加。源于中国的文化因素,让老总们敞开心扉,把自己的难题,包括一些私密的信息告诉别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同时,中国含蓄的沟通风格使老总们不易坦诚相见,即使有意见也含而不露或拐弯抹角。因此,早期五五私董的议题流于泛泛,讨论的深度也很有限。
自2007年开始,五五将私董成员严格分组,一方面按规模和非竞争关系严格挑选小组成员,一方面定下规则:私董小组成员在一年内固定不变。这样小组成员间逐步熟识,建立信任,讨论的深度也大大加强。这个做法一直被保留下来。
另外,结合中国特点,五五将私人董事会做了中国特色的改造。比如餐会形式引入私董;增加跨组交流的五五总裁论坛活动(包括针对某一专题由老总们自己进行的主题演讲,和外部专家、大企业家的主题讲座等),作为私董的辅助和补充;增加总裁成员间的业务合作、投融资服务、Sign计划等资源服务,还有联谊会、高尔夫球会的联谊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