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和把握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2025-05-08 00:51: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新要求的依据和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对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这五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

  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我国才具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取得了重大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政治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还不完全适应,需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指明了方向。

  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直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争取享有充分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并立足本国实际、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事业。人权是历史的全面的具体的,包括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从广义上讲,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最根本的要靠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狭义上讲,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任务。公平正义不论是作为价值、原则,还是作为制度、规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个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们党不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文化建设作为这个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加快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29年来的发展,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正是把更多消费需求转向文化领域,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落实好十七大对文化建设的要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期待。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时,从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针对我国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按照需要和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强化教育的要求。十七大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首位。这是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就要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使小康社会成为一个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的社会。

  二是充分就业和扩大社会保障的要求。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收入才能增加,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十七大适应我国城镇化加快的历史趋势,要求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我国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市民还是农民,都要享有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

  三是收入分配合理有序的要求。要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我国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