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头上的触角是它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器官,蚂蚁会分泌出一种易于挥发的化学物质,便于彼此之间辨识与交流。
在路上偶然相遇的两只蚂蚁,只要用灵敏的触角相互碰一碰,就能接收到来自对方的化学物质,并判断出是不是同类;同类的蚂蚁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用碰触角的方式来密切交流信息和意见的。
而且它们还有一些特有的肢体语言,比如高举腹部站立,表示发现了很多食物; 用腹部敲击地面,表示前方有危险;将尾部弯曲在双脚中间,这是战争即将开始的信号。
扩展资料:
蚂蚁的触角是一个感觉器官,因为它是嗅觉气味的工具。蚂蚁的触角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专门闻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的触角还是蚂蚁之间进行交谈的工具。
当蚂蚁遇在一起时,它们会摆动自己的触角,这种做法就像它们在互相交谈一样。触角还是蚂蚁呼叫伙伴的工具。
当蚂蚁保护洞穴或准备行动时,它们的动作反常、令人惊奇。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蚂蚁们正在交换情报或分配工作。每当蚂蚁的洞中发生情况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个消息就会在蚂蚁洞中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蚂蚁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新研究发现影响蚂蚁社会行为的关键基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英国研究人员:蚂蚁也会搞“个人卫生”
蚂蚁靠气味进行活动
蚂蚁为什么会在特定的场合列队行进,来来往往?远离巢穴的蚂蚁为什么能够不迷路,返回到自己的巢穴呢?
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与一种称之为外激素的气味物质有关。
蚂蚁们总是一边行进,一边从身体内释放外激素,同时用触角嗅着外激素气味进行活动。
这些外激素好像有几种,例如将从巢穴到食物地方的道路告诉同伴时释放出的“路标外激素”,告诉同伴有敌人等危险即将来临时释放出的“警报外激素”,还有雄蚁和蚁后为空中交配时能在广阔天空中相遇而释放出的“性外激素”,等等。
不过,有的蚂蚁在行进不利用外激素也能准确地回到自己的巢穴,所以并非所有蚂蚁都必须依靠外激素。
和其它种类的蚂蚁比较起来,大黑蚁和黑山蚁的眼睛相对好使一些。它们白天根据头顶上方的太阳位置行进,大概是来确定返回时的巢穴的方位。
总之,每个巢穴里的蚂蚁,都有着与其它巢穴蚂蚁不一样的外激素那样的气味物质。同一种类的蚂蚁在路上相遇时,要区别对方是不是自己巢穴里的同伴,就是靠这种气味物质。
蚂蚁相互之间传递信息,肯定利用了主要是外激素那样的气味物质。而且,蚂蚁之所以利用气味来传递信息,辨别对方,那是因为它们一直在地面上爬行,或者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底下生活
额~``蚂蚁有触角的啊~```我刚知道外,,
我只知道蜗牛有触角,,
蚂蚁的触角嘛~``用来跟其他蚂蚁沟通的吧~``传递信息,,
因为他们没有鼻子,而且是度数极高的近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