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选材的结果,不是被压矮的。
运动选材的结果,每项运动都有他生理上适应的生理结构,短跑的腿长,排球窄臀,游泳圆肩等等等等,举重因为是克服重力运动,个子越高需要提升重量的垂直距离就越大,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大,同时,由于举重是分重量级的运动,试想同为160斤的人,一米六和一米八的那个更为粗壮,那个能举起更重的重量。
他们的身高的确都不高,难道真的是常年锻炼给重物压矮了么?新桥医院骨科张正丰教授表示:“并不是这样的,比如占旭刚身高172厘米、李雪英身高161厘米,在重庆都还不是矮的。”
观众视觉感觉举重队员个儿矮的原因,除了他们的确不高之外,还和他们很壮有关系。张正丰教授表示,之所以在挑选举重选手时不会选择个子很高的,是因为个高举起杠铃的距离长,会比个子矮的选手费劲。另外,壮实的体型更稳更适合举重这项运动:“跳舞的选手,他们的大腿一般都很结实。”因为腿部力量够强,才能支撑上身运动。
而对于中国体育迷来说,在电视、报纸上看得最多的是女子小级别比赛,即48公斤级和53公斤级,中国在女子举重小级别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体重小,个子自然就要矮,不然无法参加小级别的比赛。”当然,世界上有大级别的比赛运动员,也有长到1.90米的运动员,只不过由于中国观众对此较少关注,而造成举重运动员就是矮个子的认识误区。所以在小级别举重运动员的选材中,就必须挑选小个子进行培养,“她们都是天生的个子小,而不是后天被杠铃压矮的。”相反,经过训练,举重运动员的个子不会被压矮,还有增高的可能。
因果关系反了。不是因为练举重所以矮,是因为矮所以练举重。举重时需要克服杠铃的重力做功,杠铃的重力是一定的,运行的距离越短,做功就越少,在这方面矮个子的占优势。
当然了,如果在16岁以下身体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时做太多的大重量训练对生长发育是有一定不利影响的。应该多做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发育。
当然不是了,个子低点好往起举东西啊,根据物理学中的力矩和力臂的原理解释,而且个子矮做功距离短
不是压矮的,是选材选的。就是找那种父母个子矮,而且肌肉发达的人来练的
不是!选矮的举重可以减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