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学课堂互动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我们现在的教法互动环节最多的就是师生互动:即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即便有生生互动也是形式上的小组讨论。所以在这方面要改革,要增加我们课堂的互动环节。具体说,互动类型应该包括以下形式: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解决、老师设计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惑与问题由其他学生解决、或老师解决(限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小组之内的合作交流及小组之间的交流等。互动的课堂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所以开始我们不要只求进度和课容量,可以先把课容量调小一些,等学生们适应过来以后、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后课堂容量自然而然的就会大起来。课堂教学无论怎么改,都应是扎实的、务实高效的。如果离开教师的讲解与点拨、引导与组织,那么知识的生成、知识的升华等无从谈起。所以对于学生互动以后所生成的一些知识、问题教师应该有一个短而精的归纳,要给孩子们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要在学生认知水平上再升华。
二、促进教师的指导性,正确及时评价学生
新课程对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更加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对教师的指导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当学生表达不同观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观点是否存有不足,并及时指导其调整,以形成更为正确、全面的认知等等。然而,教师的指导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探究,恰到好处的指导不仅需要,而且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尝试课堂的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课堂问答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学习思考,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把握教学效果。然而,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有时所提问题或过于直白而显得价值不大,或要求不明而不能令学生思维聚焦,或提问时教师没有耐心就帮学生说出答案。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启发性的研究,切实达到“有效”的标准。真正具有启发性的有效提问应是能有效促进师生间互动、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如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中有效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注重内容和方式两方面:从内容上,提问应选准切入点。例如教师应在教学重点处设问,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质量;应在教学难点处设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应在教学生长点处设问,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从方式上,提问应注意艺术性。例如教师应掌握利用问题创设情境的技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所提问题应有梯度,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应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
促进自身课堂效益的提高,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还有很多。在学习中我们应把握内涵。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互动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二、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因其教材特点,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 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音像情境,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以直观形象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时,我们可根据课文内容恰当播放幻灯、录音、录像等,使学生产生一种真实感、新鲜感,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教手段的运用,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对于语言优美的散文,可选用配乐录音朗读,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诗歌,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可用电脑制作课件,精心设置相关画面,再现诗文的意境,同时配上文字,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更好把握诗歌的意蕴;科学性较强的说明文章,则可搜集大量图表、图片,配上解说文字,搬上屏幕,使教学生动、直观,易于理解。
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
2 丰富学习活动,创设情境
(1)表演
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亲自感受课文的情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生动、直观的理解。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学完课文,学生戴上头饰,边读课文边表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乌鸦受骗的过程及原因,又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课堂上不要过分地仅仅限于老师单独演说,要和学生交流,不宜正面否定学生的认知观点,多鼓励,可以适当说些笑话,做些游戏之类的。
不要一味逼他们学 可以做一些趣味游戏或者什么的 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