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改签48小时门槛误伤消费者是怎么回事?

2025-05-08 22:20: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近期,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唯一网站发布的“铁路常识”中有关于改签制度的规定:在有运输能力的前提下,开车前48小时(不含)以上,可改签预售期内的其他列车;开车前48小时以内,可改签开车前的其他列车,也可改签开车后至票面日期当日24:00之间的其他列车,不办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改签;开车之后,旅客仍可改签当日其他列车,但只能在票面发站办理改签,且开车后改签的车票不能退票。



按现行改签制度规定,购买的班次在开车前48小时以上,消费者可以任意改签,但是开车前48小时以内,就不可以办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车票改签。这可以看作是火车票改签的“48小时门槛”。




12306的客服答复称,如此设计为了防止黄牛屯票、倒票。



对此,温州市消保委认为,铁总已通过“实名制”的手段有效打击了黄牛,同时由于多年的运行,铁总亦建立起了乘客大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鉴别乘客和黄牛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取消“48小时门槛”设置,让每张车票只能改签一次,也同样可以起到防止黄牛囤票、倒票的效果。可是,“48小时门槛”对消费者却造成了实质性的“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