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真鬼斧神工,“潮汐树”来了,钱塘江杭州下沙段这一幕美成水墨画

2023-06-26 17:58:14 1063

摘要: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综合本报以往报道) 江湖飞/摄刚刚过去的周末,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用户江湖飞在钱塘江下沙段附近,拍到了潮水退去后的“潮汐树”,从空中俯瞰宛若一副唯美的水墨画。“最近这段时间都有的。”江湖飞说,不过也要看运气,“要...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综合本报以往报道) 江湖飞/摄

刚刚过去的周末,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用户江湖飞在钱塘江下沙段附近,拍到了潮水退去后的“潮汐树”,从空中俯瞰宛若一副唯美的水墨画。

“最近这段时间都有的。”江湖飞说,不过也要看运气,“要是潮水大一点可能就被盖住没了,潮水小也没有。”

什么是“潮汐树”?

小时新闻曾采访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相关专家。

专家介绍,“潮汐树”并不是某种植物,而是潮间带地貌中的一种奇特现象。潮间带地貌是指平均低潮线以上到平均高潮位线之间的部分,而“潮汐树”是其中潮滩(淤泥滩)里的特有现象。

一般形成“潮汐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内因,即“潮汐树”所在潮滩的质地松软易被侵蚀,一般泥沙含量较高;二是外因,即要有外在的水力作用,“潮汐树”一般伴随潮汐作用“生长”,涨潮落潮时带来和冲走泥沙,日复一日冲刷出来的潮沟会越来越深、越来越长,形成“潮汐树”的主干,向内陆不断延伸。同时,在侧蚀和溯源侵蚀的作用下,“潮汐树”逐渐枝繁叶茂,形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

也就是说,“潮汐树”的形成,是海水受潮汐影响,在上涨、回落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沉积地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有时候海水冲击上岸时,会带来海藻,长在“树枝”上,看起来就像“树叶”。“比较有观赏性,而且受潮汐冲刷,形成的‘画面’也是动态变化的,今天拍到跟明天看到的可能也有差别。”

据介绍,“潮汐树”在辽宁等滨海之地出现较多,而浙江沿海相对少见,形成也跟含泥量有关。

今年9月,资深拍友肖奕叁在嘉绍大桥靠近海宁附近的钱塘江入海口拍到的潮汐树

新闻+:那些关于“潮汐树”的事

“潮汐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搜索发现,早在今年5月24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曾发布一则微博。他表示,2020年2月曾发表过潮间带上的“潮汐树”,第一次把这种景观从大地上剥离,命名为“潮汐树”。

今年3月份,央视总台报道黄河入海口的“潮汐树林”“鸟岛”奇观。奇特的潮汐之力,形成了黄河入海口奇特、如画一般的“潮汐树”。

在潮汐之力的顶托下,蓝色的海水沿着潮汐沟,深入到黄色的泥沙中间,在周围黄色调的映衬下,就像一条蜿蜒伸向远方的小路;小路旁,是一棵棵“潮汐树”形成的行道树,近大远小,进而构成“潮汐树林”;在黄色的主基调下,泥沙的颜色不完全相同,形成了不同的线条和形状,就像在宣纸上渲染出了远山的轮廓。小路、树林、远山以及漫天的黄沙,构成了静谧的山水画。

今年5月份,《地理·中国》则报道了“神奇的潮汐树”。在江苏盐城附近,滩涂上经常出现一些奇特的图案和现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齐德利在栏目中介绍,只要是近海有潮汐的地方,几乎都能形成潮沟,尤其在淤泥滩上,形成的形态更为多样。潮沟两边都有淤泥,淤泥下面则是粉沙,比较松软,潮汐对它雕刻,轻轻一“画”就画出了“潮汐树”。

值得一提的是,有高考地理小专题还曾以“潮汐树”为题,让学生简述“潮汐树”的形成过程。所以,这堂地理课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